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增速繼續下調,第一季度GDP增速7.40%,連續第九個季度低于8%.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速在今年一季度也大幅下滑,GDP增速與固定資產投資下滑有很大關系,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進一步下滑風險。從PMI的波動上可以看出,政策調節對經濟的影響在增加。當前,政府對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決心很大,未來仍會以時間換空間,以忍受較低經濟增速換取經濟轉型的實現。由于前幾年過度投資,導致機械行業普遍產能過剩,雖然新型城鎮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投資增長,而且為避免經濟失速,中央政府提出持續的微刺激政策,在鐵路建設、農田水利等領域進行局部刺激,但建設周期可能會被拉長,行業復蘇尚顯乏力。
以下,我們從行業運行數據、行業政策和公司業績等方面簡要對今年的機械行業狀況進行一些分析:
1、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狀況
固定資產投資是與機械行業的整體需求密切相關的。2014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與機械行業實體并肩繼續下行。從2014年1-6月份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看,增速已跌至17.30%,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額增速下降至13.60%.與此同時,1-6月份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8.8%,二季度我國GDP增速僅為7.40%,充分顯示經濟增長之疲弱。從2011年以來,機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逐步下滑,目前已降至17%左右,部分機械行業企業開始為過去瘋狂擴張產能而付出代價。
2、子行業運行狀況
今年以來,機械產品需求分化明顯。與宏觀經濟關系最為緊密的子行業如工程機械、重型機械、煤炭機械等專用設備制造業,受下游投資放緩沖擊較明顯,相比之下,泵、壓縮機等通用機械產品需求則更為多元,銷量平穩。而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全球產業轉移、制造業升級的農業機械、鐵路設備、海工裝備、機器人等領域仍保持較高景氣度,今年以來訂單或銷售形勢良好。
。1)、工程機械
2011年以前,專用機械產能擴張速度相對較快,尤其是與基建、房地產相關的工程機械,導致目前產能過剩問題嚴重,短期內供給增長而需求萎縮這一總體局面難以改善。從2014年房地產計劃投資總額和土地購置面積兩個指標來看,同比下滑幅度較大,影響到工程機械未來形勢不容樂觀。但另一方面,受益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拉動,市場對工程機械制造業的需求,尚能維持在一定水平。
。2)、農業機械
農機補貼力度加大,農機從中受益。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17.5億元,共補貼購置各類農業機械約594萬臺(套),受益農戶達到382萬戶。按照中央1號文件精神,2014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在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中,小麥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2013年,玉米和水稻全程機械化率分別為71%和65%,雖然增速很快,但水稻機插和玉米機收依然是兩個薄弱環節,這部分還有一定潛力。
。3)、軍工裝備
出于國家安全需要,國防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在未來一段時期,國防建設將會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國防投入將會進一步加大。我們通過提交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審議的預算草案可以看出,2013年中國國防預算為720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7%,這是中國國防預算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軍費開支仍將繼續保持10%~15%的增速,至2015年達到8000~10000億元的規模。隨著軍民工業融合程度進一步加快,未來市場空間和想象空間依然較大。
(4)、鐵路設備
國務院決定將2014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調整為8000億元,較年初計劃增加1000億。其中,國家鐵路投資由6300億元調整到7300億元,地方政府和其他社會投資700億元左右。國家鐵路新開工項目由44項增加到64項,新線投產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前期儲備項目由13個增加到20個。2014年下半年,是鐵路建設高峰期,隨著鐵路營運里程的增加,預計未來三年鐵路總公司貨車年采購量將繼續保持增長。
十二五是城際鐵路啟動期,十三五則是城際鐵路建設和交付高峰期。此外,高鐵干線+城際鐵路戰略已形成明顯的路網效應,高鐵配車密度將持續提升,動車組需求仍然旺盛。
3、行業上游原材料狀況
2013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逐步降溫,鋼鐵行業進入新一輪政策與市場雙殺下行周期。整個行業遭受因過剩產能削減、環保限產、銀行資金面收緊及下游市場低迷所帶來的多重打擊。2014年6月進入行業傳統淡季,雖然微刺激政策持續加碼,宏觀經濟有望企穩,但在傳統淡季中粗鋼產量高居不下,供需矛盾依舊,鋼價跌勢難止,未來行業基本面仍有下行壓力。今年國際鐵礦石供給上升,中國實際需求端下降及中國融資性鐵礦石因資金壓力不斷增大而產生拋售情緒,未來短期中國鐵礦石價格仍將維持在一個下行周期內。由于政府對產能過剩程度嚴重的鋼鐵行業早已明確表示不出臺任何刺激政策,因此鋼材產品價格下行未來還可能繼續。鋼材價格的下跌,有利于機械產品成本的降低,對下游機械行業有一定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