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的傳統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和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涌現和不斷創新,更為重要的是受當時民族文化所使,包裝設計顯示出不同時期的文化特征。包裝設計的傳統風格是在民族的特定社會結構、經濟生活、自然環境、風俗習慣、傳統,尤其是共同的心理狀態、審美特點和藝術特點等因素中產生的。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國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使傳統的社會關系、道德觀與價值觀等影響消費趨向的一些因素隨之改變。對于從事包裝設計研究的設計院校的學生來講,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設計風格的變化。
現代設計教育,不應步西方現代設計之后塵,而應著眼于以西方為主導的現代設計與東方文化的融合,推動設計的本土化、民族化。在包裝設計教學中,學生們愛以一種求新、求異的心態看待給出他們的課題,這里有諸多積極的因素,但那種背離本民族的心理狀態和審美特點的做法是應予以否定的。年輕一代的心理結構易受時代的影響,追求新穎與變化,講究實用與功效。他們的情感因素呈多元化的趨勢,對傳統與現代的認識多是孤立的。因此,在教學中誘導學生認識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便是重要課題。包裝設計的發展如同一個民族的文化,沒有絕對的傳統和絕對意義的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