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財政部、工信部等部委相繼下發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生物基材料專項、云計算工程等一系列項目申報通知。與往年相比,今年國家層面對新興產業的支持政策趨勢發生了轉向。
支持政策逐漸向產業集聚方向轉變。今年,國家對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已經從簡單地補助項目逐漸向鼓勵產業集聚和推動商業模式創新轉變。例如,為全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集聚,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組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的通知》,要求各地自主選定1至2個具有區域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集聚方向,開展集聚試點工作。再比如,生物基材料專項申報規定需要具備4種以上生物基材料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能力與產業鏈實施條件,同時具備3家科研單位、高校有機合作基礎以及組建相關創新平臺的能力和條件,也對各地生物基材料產業集群規模提出了要求。
支持政策更加強調高端化和示范性。今年國家出臺的蛋白類生物藥和疫苗專項、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專項繼續支持新產品產業化能力建設和配套產品產業化能力建設,并且明確提出了首臺套概念。例如,國家要求生物基材料制品應用示范應以日用包裝材料為突破口,開展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裝材料、一次性餐具、酒店易耗品、購物袋與垃圾袋等生物基塑料制品的規模生產與推廣應用,支持生物基材料制品的商業推廣新模式,實現傳統塑料購物袋與垃圾袋等傳統日用塑料制品替代。同時要求組織生物基材料制品生產與應用單位,形成應用推廣的可行渠道與可考核的應用替代方案,對應用示范規模、替代比例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
專項項目管理模式發生重大轉變。根據《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國家補助資金主要用于項目的研究開發、購置研究開發及工程化所需的儀器設備、改善工藝設備和測試條件、實施產業化或工程化驗證成套裝置和試驗裝置、必要的配套基礎設施、購置必要的技術和軟件等。
今后,國家和省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將更加精細和嚴格,針對今年國家支持新興產業政策趨勢出現的新變化,平時要研究讀透國家政策,時刻關注信息動態,抓好項目儲備庫建設,為項目申報打造綠色快速通道,為我市產業結構轉型爭取更多資金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