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入世,國人較常用的詞語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我覺得應該說是大好機遇。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支持,隨著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展,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國際貿易、資本流動、跨國經營、技術轉讓、人才交流正日益成為當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交往的目的在于互利互惠,但要達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大家必須遵守一個統一的原則。世界貿易組織(WTO)就是世界制定國際貿易規則、解決多邊貿易爭端的場所。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加入了WTO,而讓外來貨擠垮了自己的工業,否則,不會有那個國家熱衷于WTO,。中國政府為入關入世努力了十幾年,為的就是讓中國盡快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進入國際貿易大家庭,享受貿易互利。國內有的人怕入世,怕的就是自己被淘汰。
但是,不合理的東西就該淘汰,而且越快越好。老抱著陳舊落后的東西不放,不敢面對瞬間萬變的國際形勢,不敢接受新事物的挑戰,在信息時代已經到來的今天,我們有的同志還不愿改變閉關自守的狀態。他們知道,“入世”了,先進的設備、技術會進來,他們這種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家長制的管理模式會被淘汰,自身的“老板”身份和經濟利益難保了。而事實上,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國內國際的經濟發展早已不能容忍這種狀態的存在了,因為這樣下去經濟無法發展,社會無法進步!
包裝工業和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受到各國政府和人民的特別重視。目前,對環境保護、資源保護人們已不是僅僅停留在意識和口頭上,而是越來越多的認識到保護環境和地球資源是全球人類的共同責任,必須付諸行動.個人的消費行為已逐漸步入環境保護的軌道,人們崇尚綠色包裝和綠色食品,這是新觀念下出現的一種新潮流.廢塑料包裝產品造成的環境污染,已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并采取各種措施和技術對其進行處理。以前主要的處理方法是填埋。但填埋處理時,由于塑料廢棄物不能被微生物利用降解、分解而長期存在于地下,造成新的污染,如發泡塑料一次性餐具全部降解需要數百年的時間。
金屬包裝金屬包裝產品廢棄物的回收,一方面是清洗修復后再生復用,一方面是從金屬廢料中提取和精煉得到再生金屬,使有限的金屬資源消耗的時間延長,并大量節約能源。廢棄的鋁罐包裝,在我國基本上都被回收,鋼桶等運輸包裝容器則以回收復用為主.
玻璃包裝玻璃包裝產品具有抗腐蝕,成本低的特點,是一種惰性廢棄物,對環境不造成污染。廢棄玻璃包裝產品經清洗后重復使用,或回收后重新熔制,加工成新的包裝容器.它還可以制成微晶玻璃,泡沫玻璃,玻璃纖維以及各種建筑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