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的民族化是實現文化多元化和邁向國際化的必要基礎。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大量的西方設計觀念和作品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也越來越激烈,任何漠視本民族的設計都將失去競爭力,更不可能在設計藝術的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設計發展的多元化格局下,不能在吸收西方設計精髓的同時對中國優秀的,傳統的設計作品進行研究,學習和發揚光大,這樣的設計只能是無源之水,不可能在中國的土壤上生根發芽,不可能體現中華民族博大的精神面貌。
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商品包裝能滿足公眾的多樣化的心理平衡需求。在高度工業化的今天,人們每天置身于鋼筋水泥之中,物質欲望空前膨脹,生活壓力前所未有。人們普遍缺失精神,變得浮躁與無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渴望得到心靈的撫慰和平衡。開始懷念人情濃郁的鄉土生活,回歸自然,迷戀民族文化特有的稚拙和純真。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商品包裝正好迎合了公眾這方面的需求,能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其產生購買欲望,從而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包裝設計民族化體現現代設計理念。在信息化時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價值取向和消費方式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包裝除了基本功能,還顯示出塑造品牌,產品乃至企業形象的軟性功能,成為品牌核心資產的物質化身。包裝設計的內涵,功能及行業需求都在發生著新的根本性的變革。包裝設計更加理性化,系統化,包裝設計的理念日臻成熟。德國包裝設計的科學性,邏輯性和嚴謹,理性,日本包裝設計的輕巧,靈便和充滿人情味,意大利包裝設計的優雅與浪漫情調,無不來自他們對本民族文化的挖掘,繼承與創新。
包裝設計民族化有利于樹立品牌個性,提升品牌價值。品牌價值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構成是民族元素的點點滴滴和由此所包含的有形與無形的內容,它們具有獨特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如:銷售了100多年的"魔水"――可口可樂,標價昂貴的法國依云礦泉水以及日韓飲食。雖然中國的民族品牌在近些年有很大的發展,但當中有很多是模仿或者照搬西方的東西,缺乏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在國外品牌大舉強勢進入國內后,其形勢就更加不容樂觀。中國的包裝設計要克服這些傾向,就要拓寬包裝設計的表現途徑,認真汲取本民族的優秀文化,積極尋求創作靈感,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中華民族藝術形式經過歷代人的創造,沉淀和積累,是不可替代的,具有獨特價值。所以汲取和應用民族文化是包裝設計的創新之源,是樹立自身民族品牌的核心要素之一。